两个满面风霜的边关将领一起起身?,各自报了?官职姓名一起作?揖:“参见?郡王。”
林玄礼伸手虚搀二人?:“二位将军快快请起,果然威严,颇有你祖父的风采。请坐。”
“郡王龙章凤姿,令满室生辉。”
“武德使?龙行?虎步,矫矫不群。”
互相客套了?一番,先问?官家身?体如何。
林玄礼:“六哥身?体康健,精神饱满。”
再询问?二人?的父辈/祖辈状态可好,互相夸夸对方的丰功伟绩,骂一阵西夏和少林,介绍咸阳当地的风貌和古玩特产,适宜游览的地方。
再骂一阵西夏,从李元昊开始骂起,回顾多年来宋夏战争的胜利成?果,追溯往昔展望未来。
萧远山在门口踟蹰片刻,难道我一直以来觉得他话太多,并不是他话多,而是官场制度如此?迈步而入:“郎君,属下来迟了?。”
第164章 计划否决
郡王居中, 待客厅两边两排椅子?,左手边是折可求和种彦崇(排序按官职),右手边则是魏长史和萧远山(排序按重文轻武), 门窗紧闭, 侍卫们?则在外把守。
至于武德司的其他武林高手?逛街去吧!
林玄礼来的路上早已定好主意,凭他现在假冒反派的技术, 设法请君入瓮不需要多少脑细胞:“二位将?军熟知宋夏边境的地形地势,本王需要找这么一个地方,要适合设下埋伏,重兵把守, 要藏风聚气, 还要远离农田,最好原本就是贫瘠土壤, 接近于寸草不生。”
二人对视一眼,这样的地儿或多或少?有那么十几处, 哪里还没有贫瘠荒地了?至于藏风聚气这也不是很难, 边境上虽然是平原(宁夏平原),并非没有山谷。
但不敢轻易开口:“有藏风聚气的地方,也有寸草不生的荒滩。”
“只是不知哪里才符合武德使的要求,排兵布阵非得亲自看过不可, 我们?二人自请陪郡王去现场勘探。”
“咸阳距离边关还挺远,郡王爷稍事休息,待到地方上接风洗尘,我等商议出合适的位置。”
林玄礼摇头:“事不宜迟。你们?两个熟知军事,又是世代忠良, 本王不妨将?具体计划告诉你们?。”这俩人绝对不可能私通星宿派,非常可信可靠。
二人道:“洗耳恭听。”
“星宿派不是致力于研究各种?毒物么?选出这样一块地方, 就说是有奇葩剧毒的草药出世,二位可以结合当地民俗给我编点故事使用?——至于毒死?了多少?百姓,以至于朝廷派人封锁这片区域,就随意编造。就一点,越离谱越恐怖越好,说擦着就死?,闻着就亡。星宿派来了小喽啰,杀光了摆在地上做装饰,等到丁春秋来了,大鱼上钩,收竿回?家。”
折可求觉得事情虽然可行,但容易引发百姓恐慌和?逃难,安民的首要原则是别吓唬这些可怜百姓,生活在边关够难的。
种?彦崇也觉得可行,但肯定会叫西夏借机造谣生事,兴风作浪,又给大宋的国运造谣,编排官家失德,上天降下灾异。
只不过俩人谁都不敢先开口反对,先后摸了摸胡须,做沉思?状。
魏长史第一次听到这个计划,感觉非常不行,立刻设法拖延:“郎君需将?此事上书,请官家批示。”
在大宋境内出现异象,还是不吉利的那种?,随随便便就能毒死?无数人,靠近方圆几丈都有毒——在口头上。
往大了说,容易引发边关动荡、动摇军心?、甚至被西夏王利用?来搞舆论。
往小了说,宋夏大战在即,这也太不吉利了,这种?‘征兆’和?‘天生地养之物’不能出现在大宋境内,要是西夏境内……也会导致士兵们?人心?惶惶。
林玄礼有点疑惑,对于六哥来说‘没说他不行,就是可以’,但对于这些身份略逊于自己的人来说‘没开始夸夸,就是不太可行’,但是哪里不行?我觉得这个计划精妙又完美。
自己找补了一句:“这计划么,本王也没深思?熟虑,西夏人会借此生事?我久居深宫,不懂军事。”
似乎是药王谷的生活影响了政治敏感度,有什么很重要的细节被忽视掉了。
折可求尽力婉转的给这位只有自己一半岁数的贵人解释,双方互不熟悉,要驳回?郡王的建议又怕得罪人:“谣言谶语虽然不由人摆布,但两军交战时总会互相传唱一些对方坏事的小曲。西北百姓很流行民歌小调,本地的汉人、蕃子?、还有对面的党项人,其实经常有生意往来,屡禁不止。”
魏长史:“是啊。”
有些话他不方便直说,一个君子?可以用?计,但不能造谣。
非要造谣的话,可以编造是什么奇珍异宝,但不能是恐怖题材,还弄的人尽皆知。
种?彦崇说了另一个不行的原因:“武德使有所不知,地方上出现祥瑞,是地方官教化?有功,倘若出现这样的毒物,伤人害命,就如同?猛虎伤人,也是地方官的道德有亏,教育不力。”而本地的地方官是他的好朋友!他还不知道武德使来到这里,一回?头的功夫,好大一口黑锅就要扣下来。
林玄礼大惊:“哎呀!我把这件事忘的干干净净!”这在逻辑上非常离谱,但这种?思?想确实是根深蒂固,除了少?量无神论者,其他人基本上都信。这件事安排到谁那儿去,都非常麻烦。谣言又不好控制,计划还得重新定。